数智背景下岐黄文化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暨2025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研讨会在陇东学院召开
2025年7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陇东学院承办的“数智背景下岐黄文化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暨2025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研讨会”在甘肃陇东学院举行。会议汇聚全国中医药、健康管理、教育科技等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岐黄文化传承与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开幕式:聚焦文化传承与数智融合
陇东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魏嘉致欢迎辞,强调学校作为岐黄文化发源地高校的使命,正积极推动“数智技术+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庆阳市卫健委主任张伟提出依托地方资源打造中医药特色品牌的愿景,岐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定祥呼吁以数字技术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清仁教授指出,数智时代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带来新机遇,需深化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融合,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二、主旨报告:前沿理论与专业建设
七位权威专家分享关键议题:
杨芳(浙江中医药大学)提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框架;
任建萍(杭州师范大学)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张持晨(南方医科大学)解析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屠其雷(民政职业大学)倡导智慧管理驱动的医康养服务新模式;
刘君奇(甘肃医学院)阐释皇甫谧针法与养生文化的当代价值;
李志超(中国病理生理学学会)从“天人合一”理念剖析健康维护本质;
白杨(庆阳市中医院)分享岐黄文化在健康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报告均强调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健康服务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数智技术对专业升级的支撑价值。
三、分论坛:深化专题研讨
会议设三大平行论坛:
岐黄文化与健康教育融合:探索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健康教育内容的实践路径;
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创新:聚焦医学类高校专业内涵建设与课程体系重构;
应用型人才培养破局:讨论特色育人模式与产教融合机制,涉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院校案例。
上海哲寻等科技企业代表参与交流,凸显产学研协同趋势。
四、会议成果与意义
研讨会通过主旨报告、案例分享、互动研讨等形式达成共识:
文化赋能:岐黄文化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需借力数智技术实现创造性转化;
专业革新: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需构建“技术+人文”复合型培养体系,应对老龄化与健康中国需求
区域联动:陇东学院依托地域优势,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庆阳中医药产业与教育融合发展。
本次会议既是学术交流平台,也是陇东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为全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标志着岐黄文化与现代健康教育融合进入新阶段。